|
|
 |
专题栏目 |
 |
 |
相关文章 |
 |
|
|
|
|
 |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人羊膜移植的实验研究 |
热 |
|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人羊膜移植的实验研究 |
|
作者:王巾 吴琼… 文章来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 哈尔滨 150086 点击数:2988 更新时间:2005-7-6 8:58:00
|
|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在兔眼非穿透性滤过手术中的作用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健康家兔38只随即分为羊膜处理组(Ⅰ组)、无羊膜对照组(Ⅱ组)、正常对照组(Ⅲ组)。在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或不联合羊膜移植)后第1、2、4、8、12周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在眼球壁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2)的含量;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观察减压腔内羊膜的存在情况。 结果 Ⅱ组中TGF-β1 、TGF-β2免疫组化染色呈强阳性表达,并随时间推移而增强(P<0.01);Ⅰ组中TGF-β1 、TGF-β2免疫组化染色呈弱阳性表达;相同时相点Ⅰ组与Ⅱ组TGF-β1 、TGF-β2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均呈现明显弱阳性表达(P<0.01);UBM检查结果显示所有巩膜瓣下均形成内含植入物的通明液性间腔,羊膜在术后12周开始降解。 结论 TGF-β1 、TGF-β2参与兔眼伤口愈合的生理过程,与愈合程度呈正相关;在非穿透小梁手术中联合羊膜移植能够拮抗TGF-β1 、TGF-β2的表达;羊膜组织对兔眼非穿透性滤过手术有抗瘢痕形成的作用。 |
|
|
会议投稿录入:qiong_wu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OCT对正常人不同扫描直径视乳头神经纤维层厚度的研究 下一篇会议投稿: 针刺分离术联合结膜下注射干扰素〆-2b治疗早期失败滤过泡的临床观察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没有任何评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