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质网应激反应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杨丽萍  吴乐萌
 北京大学眼科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北京大学眼科中心 100083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反应蛋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反应变化。
 [方法]  雌性SD大鼠,200g左右,按60mg/kg标准一次性腹腔注射STZ诱导糖尿病。模型制作后3天、7天和10天时测血糖,一般情况只要有一次血糖大于或等于16.7mmol/L(300mg/dl),就可以认为糖尿病造模成功。成模后3天开始给药。用药组于术后每日腹腔注射雷公藤多甙(50mg/kg)。 大鼠糖尿病模型成立后2周,4周,8周,12周取材。Western Blotting检验视网膜中内质网应激反应蛋白(GRP78/BiP和caspase-12)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观测内质网应激反应蛋白在视网膜中的表达。
  [结果]
 1、 伴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内质网应激反应蛋白的表达上调,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内质网应激反应蛋白主要表达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内核层内侧的细胞中。
 [结论]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内质网应激反应蛋白的激活发挥重要作用。应用内质网应激反应调节剂可能对此病起到有效治疗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