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在光相干断层扫描中的图像特征观察
作者:周才喜  文章来源:邢台市眼科医院  点击数254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观察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multiple evanescent white dot syndrome,MEWDS)在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Fourier-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FD-OCT)中的图像特征。
方法 88眼经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确诊的MEWDS患者采用日本Topcon公司的3D OCT-1000仪器行FD-OCT检查,详细观察患者眼底后极部病灶在FD-OCT中的各种细微改变;并追踪观察其预后。
结果 FD-OCT中,8只眼(100%)眼底后极部神经上皮的IS/OS层反光带明显紊乱,部分区域IS/OS层反光带明显变薄或局部缺失,伴反光减弱。其中有3只眼(37.5%)部分区域初诊时表现为IS/OS层的强反光带崩解,呈光带增宽的中等反光,但随着时间延长,中等反光带逐渐变薄。有5只眼(62.5%)外界膜反光带不连续或模糊不清,其中2只眼(25%)有部分区域外核层暗反光带局部增宽。但所有患眼神经上皮内层及RPE-Bruch-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层反光带始终保持正常。经随诊观察,所有患眼病变部位的IS/OS层反光带均随着病情的恢复而逐渐增厚、反光增强,2-3月后完全恢复正常。
结论 MEWDSFD-OCT中主要表现为病变区域IS/OS层光带紊乱,反光带可增宽、变薄或缺失,伴反光减弱;病变恢复后,病灶在FD-OCT中的这种异常改变均能恢复正常。可见FD-OCTMEWDS的诊断和随访有重要价值。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