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介绍利用电脑验光仪散光环指导角膜移植术后选择性拆线矫正散光的简易方法,探讨拆线时间、术前病因及拆线前散光大小对拆线后散光变化影响。 方法 前瞻性研究。病例选择:不同病因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7~15个月35例40只眼。拆线方法:以电脑验光仪散光环的最大经线为直径画圆(理想散光环),拆除散光环离理想散光环最远处对应的缝线。拆线后平均随访4个月,比较拆线前后视力、散光变化以及不同因素对散光变化的影响。 结果 拆线前后平均裸眼和矫正视力分别提高2.9和3.3行。拆线前后平均散光分别为7.36D和4.35D(t=4.93,P=0.000),平均每拆线一根散光减少1.51D;术后7~9、10~12、13~15个月拆线后平均散光变化分别为4.88D、2.16D、2.15D,7~9个月组同另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13.72,P=0.000);圆锥角膜、感染性角膜炎、角膜变性三组拆线前后角膜散光变化分别为2.55D、1.68D、1.82D,圆锥角膜组同其他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F=4.19,P=0.030)。 结论 散光环是指导角膜移植术后选择性拆线矫正散光的简易有效方法,比角膜曲率计更加直观。拆线时间、术前病因等对拆线后散光变化有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