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创白内障吸除及前段玻切术治疗婴幼儿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
|
作者:朱思泉 … 文章来源:北京同仁医院白内障中心 100730 点击数:983 更新时间:2006/6/29 11:52:50
|
|
目的:探讨并总结微创白内障吸除及前玻切术的手术技巧,并观察该术式应用于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38只眼)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施行微创白内障吸除及前段玻切术(简称微创组)与传统白内障吸除及玻切术的31例(42只眼)比较(简称传统组)。年龄3月-23月。随访6个月—2年,用手持裂隙灯观察眼球深充血、前房渗出反应、瞳孔变形、后发障、前段玻璃体反应等。微创组手术方法是于角膜缘后界作两个0.9mm的主切口和辅助切口,注入粘弹剂,撕囊后用双通路抽吸皮质,用20g玻切针头进行前部玻切,切除范围约6mm直径,1mm深,同时将前后囊边缘闭合式切除。术毕自动形成前房。传统组则采用传统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吸除及前玻切术。结果:微创组结膜充血3只眼,前房渗出反应2只眼,瞳孔变形3只眼,后发障3只眼,前段玻璃体混浊1只眼,无角膜水肿和瞳孔粘连。传统组球结膜充血29只眼,前房渗出反应31只眼,虹膜粘连21只眼,瞳孔闭锁3只眼,继发青光眼2只眼,后发障手术切除9只眼,角膜水肿3只眼。经统计学处理,在球结膜充血、瞳孔粘连、前房渗出、前段玻璃体混浊、后发障等方面,微创组明显优于传统组。结论:微创白内障吸除及前玻切术是预防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系列并发症的有效方法,但对于眼内组织及视功能的影响尚需长期观察和随访。 |
|
|
会议投稿录入:zhsq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临床观察 下一篇会议投稿: 双平面透明角膜切口的虹膜夹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