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真菌性角膜炎常见实验室诊断方法的对比研究 | 
					|  | 
					| 作者:张军  王…  文章来源:河南省眼科研究所   450003  点击数:1094  更新时间:2006/6/30 0:46:13   | 
					|  | 
					| 目的  总结、分析角膜刮片染色、培养、病理切片在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所2002—2005年资料完整的化脓性角膜炎住院病人的3种检查结果516例,并统计分析角膜刮片、培养、病理结果,应用百分比进行分析。结果  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病例共371例,243例角膜刮片阳性(65.5%),201例真菌培养阳性(54.2%)。271例病理切片中,222例过碘酸雪夫氏(PAS)染色阳性,阳性率(81.9%)。病理切片中菌丝侵及浅层45例(21.9%),菌丝侵及深层77例(37.5%),其中曲霉菌17例(68%)菌丝侵及深层。角膜刮片中镰孢菌属阳性率最高(80.2%),而酵母菌属刮片阳性率较低(25%)。培养前两位的菌属分别为:镰孢菌(36.5%),曲霉菌(17.4%)。培养与病理切片的不一致主要为真菌与棘阿米巴原虫混合感染的患者。结论  镰孢菌属角膜刮片和培养的阳性率较高,不同菌株侵及角膜组织深浅不一,曲霉菌属多侵及角膜组织深层。多种实验室诊断方法的联合应用将为真菌性角膜炎确诊、治疗提供有益的指导。 | 
					
					|  | 
		
					|  | 
					
					| 会议投稿录入:眼生    责任编辑:毛进 | 
					|  |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比较不同性质羊膜为载体培养角膜缘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下一篇会议投稿: 深低温冷冻长期保存角膜的实验研究
 | 
					|  |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