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 目 树 形 导 航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2025年5月24日 星期六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9届全国会 >> 眼底病9 >> 正文
|
会议中心首页
|
会议特色
|
会议简报
|
第17届全国会
|
第16届全国会
|
第5届医师会
|
第4届医师会
|
第13届全国会
|
第12届全国会
|
第11届全国会
|
|
第10届全国会
|
第9届全国会
|
综合信息
|
第六届医师会
|
专题栏目
  • 专题演讲
  • 会议发言
  • 展板交流(1)
  • 展板交流(2)
  • 书面交流
  • 列题交流
  • 退还稿件
  •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血啉甲醚猴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造影         
    血啉甲醚猴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造影
    作者:高丽琴 张… 文章来源: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100730 点击数:1463 更新时间:2004/5/28
    目的:应用眼底血管造影的方法观察国产新型光敏剂血啉甲醚(HMME)在猴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模型眼的分布特点。 材料和方法:1、成年健康猕猴4只眼,静脉注射血啉甲醚10 mg/kg后应用TopconTRC 50IX眼底照相机、IMAGEnet2000成像系统采集眼底血管造影图像,直至荧光消失。2、应用激光破坏Bruch膜的方法建立猴眼CNV模型,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和吲哚菁绿造影(ICGA)观察至CNV长出。3、猴CNV模型眼血啉甲醚眼底血管造影,根据荧光在CNV和周围正常组织中充盈、消退的动态过程,推断CNV与周围正常组织中药物含量。4、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查证实CNV形成。 结果:1、正常猴眼HMME造影:给药后约15秒内脉络膜、视网膜血管逐渐显影,3分钟内荧光最强,随后荧光开始逐渐减弱,10~15分钟脉络膜、视网膜血管荧光基本消退,30分钟后眼底荧光与对照片无明显差异。2、FFA、ICGA及病理学证实36个激光斑中4个激光斑周围显示出CNV特征。3、猴CNV模型眼HMME眼底血管造影:早期随着脉络膜、视网膜血管充盈,CNV逐渐呈高荧光;15~40分钟视网膜、脉络膜血管荧光消退,而CNV荧光更强,形态清晰,面积无明显扩大。40分钟后CNV荧光开始减弱, 24小时基本消失。 结论:血啉甲醚经静脉注射后,15~40分钟选择性聚集于猴CNV模型眼脉络膜新生血管,为光动力治疗选择适宜激光照射时间提供理论依据。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