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鼠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的实验研究 | 
					|  | 
					| 作者:王虹霞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点击数:1658  更新时间:2008/1/14   | 
					|  | 
					|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050082 石家庄市 王虹霞 王超英
 摘要 目的  研究形觉剥夺对大鼠眼睛屈光状态的影响,探讨大鼠作为形觉剥夺性近视动物研究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出生2-3周的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单眼缝合眼睑20天、40天、60天,另一只眼作为相应对照眼,于实验前及相应时间结束时检影验光、测眼轴长度。结果:20天、40天、60天分别能诱导形成-5.17D、-6.06D、-8.08D的相对近视;眼轴分别相对延长0.43mm、0.51mm、0.64mm;结论:大鼠形觉剥夺性近视在早期发展较快,往后近视发展逐渐平稳,大鼠可以作为研究形觉剥夺性近视的一种经济有效的哺乳动物模型。大鼠是生物医学最常用的模式生物,基因组等数据完备,基因敲除等动物模型均已建立。
 作者单位:050082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眼科(王虹霞为硕士研究生,工作在衡水市复明眼科医院),通讯作者:王超英,Email:wanghc@191.sina.com
 | 
					
					|  |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近视者持续性近距离工作时的调节反应的波动 下一篇会议投稿: 屈光参差性近视的病因学分析
 | 
					|  |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