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北方感染性角膜病的病原学分析 | 
					|  | 
					| 作者:翟华蕾  文章来源: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点击数:1457  更新时间:2008/2/14   | 
					|  | 
					| 中国北方感染性角膜病的病原学分析 翟华蕾 谢立信 孙士营 史伟云 赵靖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青岛市燕儿岛路5号 266071
 目的  分析中国北方感染性角膜病的病原学分布特征。方法  对2002年1月~2007年9月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所有感染性角膜病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有1652例患者诊断为感染性角膜病,其致病微生物依次为真菌(48.6%)、单纯疱疹病毒(22.6%)、细菌(11.9%)、棘阿米巴(1.7%)与带状疱疹(0.3%)。23例为混合感染,其中HSK合并细菌感染16例、真菌合并细菌感染3例、HSK合并真菌感染与细菌合并棘阿米巴感染各2例。真菌性角膜炎(FK)中,715例(89.0%)角膜刮片组织行10%氢氧化钾湿片检查发现菌丝;682例(84.9%)真菌培养阳性,病原菌以镰刀菌属最多见(78.6%),其次为曲霉菌属(9.5%)与链格孢霉菌属(4.7%)。细菌性角膜炎(BK)患者中,角膜刮片组织涂片行革兰染色发现细菌者89例,细菌培养阳性者119例。分离的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最多见(41.8%),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18.7%)与金黄色葡萄球菌(8.8%)。结论  FK是中国北方最多见的感染性角膜病,其次为HSK,再次为BK。镰刀菌属与铜绿假单胞菌分别是最常见的角膜致病真菌与细菌。
 [关键词]  角膜炎,感染性;病原学;致病菌
 
 | 
					
					|  |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液相核酸芯片鉴定角膜常见致病真菌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会议投稿: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角膜基质样细胞
 | 
					|  |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