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玻璃体切割术后巩膜切口区域的形态变化 | 
					 | 
					作者:赵晶  文章来源:东单大华路1号北京医院眼科  点击数:1248  更新时间:2008/2/14   
                                                      
                                                       | 
					 | 
					玻璃体切割术后巩膜切口区域的形态变化
 赵晶  戴虹   北京医院 100730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玻璃体手术后切口的形态演变
 方法:对20例20只眼于玻璃体切割术后1个月及术后2个月进行切口区域的UBM探察,并对同一区域形态进行前后对比。
 结果:术后1个月内,切口区域睫状体平坦部通常表现为不同形态的缺损。术后2个月后,缺损不明显或细小楔形缺损表现出良好愈合趋势,且较少切口相关并发症;缺损范围较大、粗糙、呈矩形者愈合程度较差;缺损区有团块状物嵌顿可能发展为放射状、膜状嵌顿,可能出现前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术中进行巩膜压迫下周边玻璃体切割可明显防止切口内玻璃体嵌顿。
 结论:UBM定期观察玻璃体手术切口的形态变化对全面掌握病情、切口相关并发症,指导后继治疗有重要意义。术中进行细致的巩膜压迫下周边玻璃体切割对存在增殖性玻璃体病变危险因素的病例十分必要。
   |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脉络膜新生血管导致网膜下出血到玻璃体积血——途径及危险信号 下一篇会议投稿: HIV-1 Tat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影响的初步研究 |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