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拱形巩膜瓣下咬切联合白内障白内障摘除治疗残余性青光眼 | 
					|  | 
					| 作者:徐庆斋  文章来源: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721008)  点击数:1628  更新时间:2004/6/5   | 
					|  | 
					| 目的 评价残余殖光眼 1拱形巩膜瓣下咬切(小梁切除)联合早期白内障摘除手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 24 例(28 只眼)残余性青光眼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拱形巩膜瓣下咬切,局部一次性使用抗代谢药物治疗。
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1.6个月,28 眼 (100%)术后眼压正常, 26只眼(92.9 %)术后视力提高。
结论:用拱形巩膜瓣下咬切联合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残余性青光眼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 
					
					|  |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三硝基甲苯白内障晶体摄影 下一篇会议投稿: 白内障改良式囊外摘出术在农村基层的应用
 | 
					|  |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