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CS和GS的临床研究 | 
					|  | 
					| 作者:黄玉娟  文章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  点击数:1435  更新时间:2007/11/14   | 
					|  | 
					| 目的:评价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术后远期视觉质量以及并发症。 方法:将120例(161只眼)拟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植入AcrySof® IQ非球面人工晶状体(47例54只眼),KS-3Ai预装式非球面人工晶状体(46例52只眼)和AcrySof® Natural 蓝光滤过型球面人工晶状体(42例55只眼),随访时间均超过6个月。观察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远视力、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以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三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非球面组最佳矫正视力优于球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球面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非球面组在夜及夜+周边眩光(1.5c/d、3.0 c/d、6.0 c/d),昼及昼+周边眩光(1.5c/d)条件下对比敏感度均优于球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球面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传统球面人工晶状体比较,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可以提高患者视觉对比度,改善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关键词  非球面  人工晶状体  对比敏感度  眩光敏感度  白内障
 | 
					
					|  |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不同子午线切口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 下一篇会议投稿: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疗效观察
 | 
					|  |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