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白内障超生乳化角膜切口术后慢性眼内炎的诊断与治疗 | 
					|  | 
					| 作者:詹田兰  文章来源: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眼科  点击数:1807  更新时间:2008/1/14   | 
					|  | 
					| 方法:我院2006年6月至12月55例(87眼),其中2例2眼发生慢性眼内炎。女性一例,年龄67岁,男性一例,年龄65岁,均为老年性白内障,切口为角膜切口,后囊膜完整,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1例于出院后9天就诊,1例于出院后2周就诊。治疗前抽取房水、玻璃体做组织染色和细菌培养:1、前房冲洗灌注+囊袋内冲洗:灌注液为万古霉素5mg/500ml,平衡盐溶液, 1例经积极治疗炎症明显消退。2、人工晶体取出+玻切:经上述治疗炎症无法消退1例,即行人工晶体取出,经平坦部玻切,后囊膜中央圆形切除,保留囊袋,玻璃体腔注药。 治疗:前房玻璃体提取物革兰氏染色阳性,前房、玻璃体细菌培养阴性1例,前房提取物革兰氏染色阳性,前房、玻璃体细菌培养阴性取出人工晶体做细菌培养1例,检出表皮葡萄球菌,经治疗炎症控制视力由指数恢复到0.2,1例由手动恢复到+11D达0.12。
 结论:病原学检查,通过玻璃体标本培养很难证实病原微生物。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原感染人工晶体,人工晶体的植入使这些细菌进入囊袋从而引起局限性感染性眼内炎,因此人工晶体是引起慢性眼内炎的主因。本病的治疗包括抗菌治疗及人工晶体取出加玻切手术治疗,从而得到治愈。玻切的目的是切除病原菌生存环境,防止玻璃体发生增殖性改变。
 关键词:超生乳化白内障    慢性眼内炎    玻切
 
 | 
					
					|  |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颞侧巩膜隧道切口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下一篇会议投稿: 外伤性白内障囊袋重建人工晶体植入
 | 
					|  |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