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题栏目 |
 |
 |
相关文章 |
 |
|
|
|
|
 |
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手术的初步体会 |
热 |
|
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手术的初步体会 |
|
作者:赵琳 文章来源:重庆市中山医院眼科 点击数:2474 更新时间:2008/1/21
|
|
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手术的初步体会
赵琳 张萍 刘孟杰 罗霁菡
重庆市中山医院眼科 重庆 400013
目的:分析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越性。
方法:收集我院2005~2007年个体化屈光手术160例303眼,通过博士伦整合式诊断系统(ZDW,Bausch&Lomb,USA)完成OrbscanII角膜地形图和波前像差检查,取最精确的参数联机存盘用于手术切削。术后分组(低、中、高或超高度度)随访半年以上,与传统Lasik的视力、视敏度等比较, 同时观察手术前后像差的改变。
结果:随访半年以上,个体化手术后均达到或超过术前设计屈光度所能矫正的视力,并能增加对比敏感度、减少眩光,节省11%~26%的角膜厚度。传统Lasik和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手术矫正低度组手术前后像差改变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度组手术前后像差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个体化手术后总像差增大1.58倍,普通Lasik组增大1.73倍;高度组个体化术后总像差增大2.26倍,普通Lasik组增大2.85倍。
结论: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手术与传统Lasik比较,可以矫正更高屈光度,手术安全,术后视觉质量更好,但还需要在工作中进一步的观察总结和完善。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准分子激光个性化技术实战报告附案例实图演示 下一篇会议投稿: 薄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与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后角膜前表面及全眼像差分析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没有任何评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