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术前存在浅层角膜浑浊的近视眼LASIK术后临床观察 | 
					|  | 
					| 作者:胡学斌  …  文章来源: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眼视光学中心 三峡大学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 443003  点击数:1776  更新时间:2004/6/12   | 
					|  | 
					| 目的 分析术前存在浅层角膜浑浊(非病毒感染引起)的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不同时期角膜瓣的愈合情况以及浅层角膜浑浊的变化。方法 统计61眼合并不同深度、范围和部位的浅层角膜浑浊(角膜白斑除外)近视眼患者,行LASIK治疗后(制作角膜瓣采用法国Moria公司的手动旋转式角膜板层刀),观察不同时期角膜瓣的愈合状况和浅层角膜浑浊的变化。主要观察方法: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电脑验光和角膜地形图。结果 61例在手术后1--6年内,LASIK之角膜瓣范围以外的周边浅层角膜浑浊(6例,占9.8%):手术后各观察时期角膜瓣愈合没有异常发现,浅层角膜浑浊亦无明显变化。而LASIK之角膜瓣范围以内的浅层角膜浑浊(53例,占86.9%):手术后早期(半年内)角膜瓣整体愈合无特殊发现,但在浅层角膜浑浊周围可见细小伪足样浑浊扩大现象,角膜瓣和角膜基质床内均有,并随观察时间的延长逐渐变浅、消失,同时伴有的不规则屈光不正也随之改善。少数病例(2例,占3.3%)角膜瓣和角膜基质床出现不同程度的广泛性水肿;手术后远期(半年——六年内),角膜瓣、浅层角膜浑浊以及屈光状态均稳定。结论 虽然早期在局部角膜瓣和相应角膜基质床内愈合反应受到激惹有所加重,但远期均能恢复,并保持稳定的屈光状态。因此,术前存在浅层角膜浑浊(非病毒感染引起)的近视眼患者进行LASIK治疗安全可靠。 | 
					
					|  |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Epi-LASIK手术的护理 下一篇会议投稿: 体外培养人巩膜成纤维细胞表达TGF-β受体
 | 
					|  |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