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负压机械劈核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体会 | 
					|  | 
					| 作者:李  平  文章来源: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眼科  617067  点击数:1249  更新时间:2004/6/13   | 
					|  | 
					| 目的 探讨高负压机械劈核超声乳化手术的特点及安全性。材料和方法 560例白内障中,Ⅱ级核39例,Ⅲ级核153例,Ⅳ级以上190例。介绍了表面麻醉下行高负压机械劈核超声乳化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Phaco模式:液瓶高80cm,流量26~30ml/min,负压200~250mmhg,能量60%。均植入折叠人工晶体。评价术后视力、角膜透明度、有效超声时间、术中并发症及术中前房稳定性。结果  术后第一天裸眼视力>0.5者占68.21%,术后第一周裸眼视力>0.5者占88.39%,术后第一天角膜透明和轻度水肿为88.70%,中度水肿11.61%。有效超声时间:Ⅱ级核10±2.50S,Ⅲ级核18±4.32S,Ⅳ级以上21±8.14S。主要术中并发症为撕囊放射状撕裂14例,咬伤虹膜7例,后囊破裂9例。术中前房稳定243例,前房波动184例,前房消失(塌陷)33例。结论:高负压低能量机械劈核超声乳化手术正逐渐取代以高能量为主的传统术式,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掌握,尤其适用于Ⅳ级以上硬核白内障,是一值得推广的手术。 | 
					
					|  |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会议投稿: 热休克蛋白27在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 
					|  |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