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表面麻醉在青光眼手术中的作用 | 
					|  | 
					| 作者:杨炜  文章来源: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一附院眼科 832008  点击数:1776  更新时间:2004/6/14   | 
					|  | 
					|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下开展抗青光眼手术的可行性及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方法  于2002年1月~2004年1月,在表麻醉下行抗青光眼手术126例(227眼),其中急性闭角性青光眼62例(124眼);慢性闭角性青光眼56例(87眼);慢性单纯型青光眼6例(12眼);先天性青光眼2例(4眼)。术前十五分钟,术眼结膜囊内滴1%地卡因表面麻醉剂,五分钟一次,共3次。上方球结膜下注射2%的利多卡因0.3ml。然后行抗青光眼手术。2级:部步骤有轻微疼痛,但能耐受,顺利完成手术。3级疼痛明显,无法耐受,需改变麻醉方式方能完成手术。本组227眼中,1级176眼(占77.5%),2级51眼(占22.5%),3级无一眼。在2级当中,固定上肢肌时患者感觉疼痛的26眼,虹膜周边切除或恢复时患者感觉疼痛的39眼。手术步骤与球后或麻醉相同。故对抗青光眼手术的临床效果无任何影响。结论  选择适当的病例,在表面麻醉效果确切的优点。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 
					
					|  |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家系成员表型特征分析 下一篇会议投稿: 压力对体外培养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摘要
 | 
					|  |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