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屈光状态及并发症的观察 | 
					|  | 
					| 作者:吕 勇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450052  点击数:1806  更新时间:2004/6/15   | 
					|  | 
					| [目的 ]分析高度近视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屈光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和手术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年至2002年106例(136只眼)眼轴≥26mm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摘除患者。手术方式包括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其中植入人工晶状体95例(114只眼)。 评估了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轴及年龄对术后视力的影响和术后并发症。随访时间3月~3年。[结果 ]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光感至0.5,平均(0.2±0.21)。近视屈光度为-7.50D~-22.00D,平均(-15.75±4.50),眼轴长度26.78~34.14mm,平均(27.69±1.12mm)。术后 69只眼(50.74%)最佳矫正视力≥0.5,18只眼(13.24%)最佳矫正视力<0.1,91只眼(66.91% )球镜完全矫正,屈光度平均为(-2.00D±1.72D)。年龄较轻者或眼轴较短者,视力较好(P<0.05)。后囊浑浊42只眼(30.88%),其中32只眼行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黄斑囊样水肿2只眼(1.47%),视网膜脱离3只眼(2.21%)。[结论] 大多数高度近视患者在白内障术后可获得视力增进,年龄和眼轴是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的影响因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矫治高度近视白内障的方法。 | 
					
					|  |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蓝光对成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损伤 下一篇会议投稿: 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5年效果分析
 | 
					|  |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