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对动态视标分辨能力的对比研究 |
|
作者:敖明昕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 点击数:277 更新时间:2012/9/13
|
|
目的 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对动态视标分辨力的影响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动态视功能恢复方面的作用。 方法 自身对照临床研究。2011年7月至2011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球面、单焦点、单纯紫外滤过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1例(39只眼),于术前及手术后1月分别以LogMAR视力表在最佳矫正状态下测定单眼及双眼静态视力,双眼对速度分别为15、30、60及90度/秒(dps)运动视标的分辨能力(动态视力)及双眼对比敏感度。分别计算手术前及手术后相邻速度水平视力的差值,各速度水平视力的术后提高值及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的术后提高值。 结果 手术后,手术眼最佳矫正视力、双眼静态视力、各速度水平动态视力及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02)。对视力随速度增加而下降的幅度进行比较,手术后在0-15dps,15-30dps,及30-60dps的变化中,视力的下降幅度均小于术前(Z0-15dps=-3.001,P=0.003; Z15-30dps=-3.261,P=0.001; Z30-60dps=-3.091,P=0.002)。视标速度由60dps增加至90dps时,手术前后视力变化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60-90dps=-0.483,P=0.629)。与术前相比,双眼静态视力提高值为(0.164±0.241),不同速度水平动态视力的提高值分别为15dps,(0.274±0.207);30dps,(0.331±0.204);60dps,(0.407±0.190);90dps,(0.414±0.173)。各速度水平的动态视力提高值均高于静态视力提高值(t15dps=-3.393,P=0.003;t30dps=-4.904,P=0.000;t60dps=-5.989,P=0.000;t90dps=-5.801,P=0.000)。在空间频率为1.5cpd及3cpd时,术前对比敏感度及手术后对比敏感度提高值与静态视力及各速度水平动态视力之间具有相关关系。 结论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对动态视功能的影响较其对静态视功能的影响更为显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恢复患者的动态视力。动态视力检查与对比敏感度检查是白内障患者视功能评估体系中相互补充的两个独立组成部分。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后滤过空气填充与长效气体填充疗效比较 下一篇会议投稿: 儿童全白内障两种手术方法的比较研究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