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fERG在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病程中的作用 | 
					|  | 
					| 作者:丁  琦  …  文章来源:上海市宝山中心医院眼科  点击数:1768  更新时间:2004/7/1   | 
					|  | 
					| 目的  探讨mfERG一阶反应中振幅和潜时在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表现。
方法  应用德国罗兰公司生产的多焦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RETIscan3.15version)分别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44眼及正常人28眼进行检测,mfERG刺激屏21英寸CRT刺激器,刺激野是以中心凹为中心约300的视网膜,共有61个六边形,分为以同心圆排列的五个环。每个六边形在二进制M序列控制下黑白翻转,mfERG一阶反应(FOK)每一周期47秒,各做6个周期。将mfERG各环的振幅和潜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结果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各环的振幅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周边两环的振幅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环的潜时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周边两环的潜时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随着病程的进展,其振幅在逐渐下降,潜时在延长。
结论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对视网膜的损害首先累及周边,随着病程的进展累及全视网膜。mfERG的FOK是分析视觉系统的线性成分,主要反映的是视网膜外层的功能,同时具有立体、直观的特点,因而能客观评价和反映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对视网膜功能损害的程度。
关键词  mfERG     FOK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 
					
					|  |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中心凹旁的中浆的初步尝试 下一篇会议投稿: 早期糖尿病眼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分析
 | 
					|  |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