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角膜淋巴管化--证据,机制和在角膜移植免疫中的应用 | 
					|  | 
					| 作者:陈蔚,牛…  文章来源: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  点击数:1816  更新时间:2005/6/19 5:52:05   | 
					|  | 
					| 目的:正常角膜缺乏淋巴管和血管,但在很多角膜疾病和手术后可出现角膜的血管化。角膜新生血管化在临床上和组织学上明显易辨,而由于淋巴管的不可见性和缺乏特异标记物,角膜淋巴管化长期缺乏相关的淋巴管化证据。近来发现血管生长因子受体3,LYVE-1(淋巴上皮特异透明质酸受体), Prox 1和Podoplanin可作为特异性很高的淋巴上皮标记物。方法:在此我们总结了现有的角膜淋巴管化的证据,描述其分子标记物和中和物;并阐述角膜移植术后免疫学上角膜淋巴管化的病理生理学。结果:在血管化的高危植床中角膜新生血管提供了免疫效应细胞到植片的通路,淋巴管化则使得抗原呈递细胞的释出和抗原物质从植片到达局部淋巴结,从而导致异体免疫及随后的排斥反应。结论:在低危和高危角膜移植术后抗淋巴管化技术均可以提高植片存活率。 | 
					
					|  | 
		
					|  | 
					
					| 会议投稿录入:chenweimd    责任编辑:毛进 | 
					|  |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临床处理 下一篇会议投稿: 角膜内基质环治疗圆锥角膜一例
 | 
					|  |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