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度近视黄斑洞伴视网膜脱离术后黄斑部的OCT变化 | 
					 | 
					作者:吕林 李石…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点击数:2075  更新时间:2005/6/20 22:00:28   
                                                      
                                                       | 
					 | 
					| 【摘要】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黄斑洞伴视网膜脱离患者经内界膜剥离(ILMP)或激光封闭黄斑洞术后黄斑区解剖变化。方法:前瞻非对照收集高度近视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38例38眼。按手术方法分激光组(25眼),ILMP组(13眼)。激光组手术方法:玻璃体切割+重水+激光光凝黄斑洞边缘+气液交换+16%C3F8充填; ILMP组手术方法:玻璃体切割+气液交换+ICG辅助下ILMP+16%C3F8填充,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眼底镜及OCT观察黄斑部解剖改变。参考黎晓新等研究,黄斑裂孔的愈合情况分为完全闭合,部分闭合及未闭合三种。结果:视网膜解剖复位率:激光组25/25(100%),ILMP组11/13(86.2%),P=0.044。 黄斑洞闭合率:激光组3/25眼(12.0%)完全闭合,19眼/25部分闭合。ILMP组4/13眼(30.8%)完全闭合,7/13眼部分闭合,P=0.157。激光组和ILMP组的OCT均可出现神经上皮层下较高密度影及色素上皮增厚,符合纤维组织增生修复的表现。结论:激光封闭黄斑裂孔安全可靠。内界膜剥离与激光封闭黄斑洞对黄斑洞闭合无显著影响。激光封洞和内界膜剥离均可引起黄斑区的纤维增生,纤维修复可能是黄斑洞愈合的自然过程。  | 
					
					 | 
		
					 | 
					
					| 会议投稿录入:enochi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PPV术联合眼内曲安耐德注药临床观察 下一篇会议投稿: MNU诱导的视网膜变性大鼠中Bax和Bcl-xl的表达及意义 |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