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 目 树 形 导 航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2025年5月10日 星期六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0届全国会 >> 眼科病理10 >> 正文
|
会议中心首页
|
会议特色
|
会议简报
|
第17届全国会
|
第16届全国会
|
第5届医师会
|
第4届医师会
|
第13届全国会
|
第12届全国会
|
第11届全国会
|
|
第10届全国会
|
第9届全国会
|
综合信息
|
第六届医师会
|
专题栏目
  • 专题演讲
  • 会议发言
  • 展板交流(1)
  • 展板交流(2)
  • 书面交流
  • 列题交流
  • 退还稿件
  •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脉络膜黑色素瘤B超、CT、MRI影像检查诊断分析         
    脉络膜黑色素瘤B超、CT、MRI影像检查诊断分析
    作者:赵素贞 … 文章来源:山东 潍坊市人民医院眼科 潍坊市人民医院MRI室 2061041 点击数:2709 更新时间:2005/6/29 13:52:56
    目的:我们运用B超、CT、MRI影像检查,对脉络膜黑色素瘤诊断意义的分析和比较。方法:本组8例脉络膜黑色素瘤,术前均经B超、CT检查,其中可作出定性诊断者6例。脉络膜黑色素瘤其生长方式有三种:半圆形、蘑菇形、弥漫扁平形。对6例半圆形、蘑菇形隆起度明显的能做定性诊断,对2例较小,弥漫扁平形者,B超图像不典型,CT扫描也缺乏特异性,特别是局部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患者,病灶常被掩盖,此时有必要行MRI检查做定性诊断。MRI成像参数较多,如质子密度、T1、T2弛豫时间、流动效应等。黑色素瘤的T1、T2均较短,这在眼内肿瘤中是唯一的成像表现。因此MRI对诊断脉络膜黑色素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黑色素瘤含黑色素,而黑色素具有顺磁作用,明显地缩短T1和T2,短T1在T1  WI图像上,肿瘤与玻璃体相对而言为高信号,短T2在T2  WI图像上肿瘤为低信号,均清晰地显示病变。结果:当合并视网膜脱离时,T1 WI显示新月形信号,T2 WI在视网膜下液处有高信号,而肿瘤为低信号。肿瘤伴有视网膜脱离时,可清晰分辨视网膜脱离与肿瘤,其中2例较小的弥漫扁平形肿瘤,B超、CT均不能做出诊断,而MRI检查即可明确定性诊断。结论:我们认为采用MRI成像检查分析对较小的弥漫扁平形脉络膜黑色素瘤,更优于B超及CT,具有准确的诊断价值。
    会议投稿录入:aya610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