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题栏目 |
 |
 |
相关文章 |
 |
|
|
|
|
 |
先天性白内障二期后房人工晶体植入不同技术方法探讨 |
热 |
|
先天性白内障二期后房人工晶体植入不同技术方法探讨 |
|
作者:肖瑛 王静…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点击数:2470 更新时间:2006/2/3 18:56:22
|
|
目 的:观察和探讨先天性白内障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 植入术的方法、效果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方法:对27例(36眼)2岁以前已行先天性内障摘除的无晶体眼患儿行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包括眼前节重建、后囊膜撕开或切开、前部玻璃体切除、人工晶体缝线固定等技术。术后观察视力,人工晶体及后囊膜情况及其他并发症。
结果:术后第三天视力》0.5者8眼,0.5以下24眼,术后一个月矫正视力>0.5者12眼,0.5以下24眼,术后三个月矫正视力>0.5者17眼,0.5以下19眼。术后一月发现残留后囊膜混浊10例,人工晶体前纤维膜2例,人工晶体位置良好,无夹持或脱位。观察6个月无眼后节并发症,但尚需长期观察。
结论: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2岁以上儿童无晶体眼的最佳方法,需要掌握处理复杂情况的显微手术技巧和经验。
|
|
|
会议投稿录入:肖瑛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没有了 下一篇会议投稿: 白内障术前结膜囊细菌分析与重庆地区的历史对照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没有任何评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