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题栏目 |
 |
 |
相关文章 |
 |
|
|
|
|
 |
新型小直径冷凝笔应用的实验研究 |
热 |
|
新型小直径冷凝笔应用的实验研究 |
|
作者:冯斐 赵培…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200031 点击数:919 更新时间:2006/6/6 0:22:45
|
|
目的:通过对不同直径的冷凝笔行冷凝试验,从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进行评价,筛选出最适合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冷凝治疗的冷凝笔。
方法:20只灰兔,不分性别,运用随机数字表法,给予随机编号,每只兔的一眼颞上、颞下、鼻上、鼻下象限分别给予1.3mm、1.5mm、1.8mm、2.0mm冷凝笔行巩膜外冷凝(运用方法A:设定冷凝温度为-60OC,冷凝时间为5秒),观察冷凝结果。对侧眼在以上四个象限也用四种不同直径的冷凝笔行巩膜外冷凝(运用方法B:根据术者间接眼底镜下观察到的最低冷凝反应进行冷凝),分析冷凝结果。
结果:冷凝时间和温度一定,各直径冷凝笔对视网膜的损伤是不同的,冷凝头直径越大,其冷凝视网膜的损伤范围越大,当达到间接眼底镜下术者所能观察到的轻度冷凝反应时,1.3mm冷凝头所需时间远远大于其它直径冷凝笔,不同直径冷凝头所需时间不同,但随着冷凝笔直径的增大,1.5mm、1.8mm、2.0mm三种直径冷凝笔冷凝时间相差并不大,1.3mm和2.0mm直径冷凝头与冷凝斑差值较大,远远超过1.5mm和1.8mm,说明差值和冷凝头直径并不是呈正比关系。
结论:1.5mm冷凝笔最适合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冷凝治疗,在达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冷凝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即在无血管区进行冷凝的强度应该是轻度冷凝,它冷凝形成的冷凝斑最小,损伤最轻,同时出现间接眼底镜下轻度冷凝反应的时间不是很长,非常适合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精确冷凝的需要。
|
|
|
会议投稿录入:飞飞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下一篇会议投稿: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没有任何评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