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6届全国会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跨角膜电刺激对视网膜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
跨角膜电刺激对视网膜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鑫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点击数:356 更新时间:2011/9/13

目的 探讨跨角膜电刺激(TES)对视网膜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 选取成年雌性SD大鼠视网膜缺血模型(前房灌注,120mmHg、1小时)为实验对象,实验组给予电流强度为300μA的跨角膜电刺激(1h/次,1次/2天),假刺激组电流强度为0。造模后7d、14d用视网膜铺片、视网膜组织学分析、视网膜电图等方法从形态和功能两个方面评价TES对视网膜的保护效果。在6h、24h、3d、7d、14d各时点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谷氨酰胺合成酶(视网膜缺血损伤中起保护作用的关键蛋白之一)表达量的变化。
结果 神经节细胞密度计数显示,缺血后7天,假刺激组是1477 ± 60 cells/mm2,TES组是1785 ± 59 cells/mm2 (P<0.01);第14天假刺激组是1147 ± 56 cells/mm2 ,TES组是1414 ± 52 cells/mm2(P<0.01)。石蜡切片视网膜厚度分析显示,缺血后第7天,ILM-OLM相对正常的平均厚度,假刺激组是86.0%,TES组是96.0%(P<0.05);IPL相对正常的平均厚度,假刺激组是80.9%,TES组是93.1%(P<0.01);ONL相对正常的平均厚度,假刺激组是84.4%,TES组是97.3%(P<0.01)。缺血后第14天,ILM-OLM的相对厚度,假刺激组是84%,TES组是92.9%(P<0.05);IPL的相对厚度,假刺激组是77.9%,TES组是89.1%(P<0.01);ONL的相对厚度,假刺激组是82.4%,TES组是93.6%(P<0.01)。ERG b波振幅统计学分析显示,缺血后7天TES组(相对正常组的73%)的b波振幅显著高于假刺激组(相对正常组的36%,P<0.05),并在第14天出现了明显恢复(相对正常组的97%)。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分析均显示GS在TES的作用下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缺血后24小时TES组GS表达水平为正常的321%),且持续7天以上。
结论 跨角膜电刺激对视网膜神经元缺血性损伤后的形态和功能均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它可以增加谷氨酰胺合成酶的表达,从而增加对视网膜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这些发现为视网膜缺血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