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眼部主要感染真菌的分离鉴定和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药物敏感度的测定 | 
					|  | 
					| 作者:王建泉  …  文章来源: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  点击数:2203  更新时间:2005/6/17 17:04:42   | 
					|  | 
					|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氟康唑这两种常见的抗真菌药物对眼科常见的致病真菌(镰刀菌属、念珠菌属、曲霉菌属)的体外抗菌活性。
方法:在温州地区2003年9月至2004年12月,刮片收集的眼部真菌感染58列。将标本接种于Sabouraud培养基分离培养阳性菌株42列。根据真菌培养形态学特征,和糖发酵、糖同化、硝酸盐还原试验分离鉴定出镰刀菌属14列,念珠菌属14列,曲霉菌属9列,其他5列。去除其他5列后,共对37列这三株眼部体外培养真菌进行研究,两性霉素B(AMB)和氟康唑(FLC)体外单独用药时,用NCCLS推荐使用常量肉汤稀释法(M27-A,1997)进行真菌的药敏试验,分别取100%和>=80%的生长抑制为最低抑菌浓度(MIC)。分析方法为t检验求其平均值x。
结果:两性霉素B(AMB)对镰刀菌属的MIC50为0.55ug/ml,MIC90为2.50ug/ml;对念珠菌属的MIC50为0.68ug/ml,MIC90为2.90ug/ml;对曲霉菌属的MIC50为2.50ug/ml,MIC90为4.36ug/ml。而氟康唑(FLC)对镰刀菌属和念珠菌属的MIC>=128ug/ml;对曲霉菌属的MIC50为1.32ug/ml,
MIC90为2.68ug/ml。
结论:两性霉素B(AMB)对镰刀菌属和念珠菌属有明显的体外抗菌活性(MIC<8ug/ml),而氟康唑(FLC)对曲霉菌属的抗菌活性高于两性霉素(AMB),治疗眼部曲霉菌属感染应首选氟康唑(FLC)。 | 
					
					|  | 
		
					|  | 
					
					| 会议投稿录入:changfeng    责任编辑:毛进 | 
					|  |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MLK治疗PTK术后复发性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 下一篇会议投稿: 壳聚糖作为角膜内皮细胞载体膜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 
					|  |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