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题栏目 |
 |
 |
相关文章 |
 |
|
|
|
|
 |
壳聚糖作为角膜内皮细胞载体膜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
热 |
|
壳聚糖作为角膜内皮细胞载体膜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
|
作者:李纳 文章来源: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点击数:1492 更新时间:2005/6/17 17:33:42
|
|
目的:通过细胞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试验,筛选一种理想的壳聚糖共混膜,探讨其作为角膜内皮细胞载体,进行角膜内皮细胞移植的可行性。
方法:制备两种不同的壳聚糖共混膜:1#(脱乙酰度83%,分子量30cp,含交联剂,降解速度约3个月)和2#(脱乙酰度68%,分子量30cp,不含交联剂,降解速度约1个月)。体外培养角膜内皮细胞,取传代细胞植于两种膜片上,根据细胞在膜上的生长情况判断其细胞相容性。将两种膜片,分为单纯植入前房组和角膜移植组(将角膜中央以环钻取下后,刮除角膜内皮和后弹力层,将壳聚糖膜固定于角膜内面,连续缝合角膜片),每组4只兔眼。定期行裂隙灯、角膜测厚、角膜内皮镜及组织学检查,以正常眼作空白组,比较两种膜片的组织相容性。
结果:体外培养试验显示,37度条件下细胞接种10天,在1#,2#膜表面皆能形成单层细胞,细胞密度1500~1800个/mm2。孵育10天后1#膜保持膜片机械强度,细胞帖服良好;但2#膜片发生降解,机械强度明显下降,成膜性较差。组织相容性试验结果显示,两种膜片植入前房后,均发生早期异物排斥反应,1#膜反应持续10天左右,房水闪光强阳性;2#膜反应持续4天,房水闪光中等程度阳性,两组角膜厚度增加,但均不引起角膜内皮细胞数量的下降和角膜细胞形态的改变。排斥反应数日后,再次发生前房的非感染性炎症反应,1#膜单纯植入组炎症反应温和持续时间较长,术后20天角膜中度水肿,以后逐渐恢复正常,除膜片附近角膜瘢痕化并有新生血管长入外其余部分角膜保持透明;角膜移植组发生虹膜与移植口的粘连。2#膜单纯植入组7天后急性炎症反应导致前房积脓,角膜水肿,持续3周左右逐渐恢复正常,亦形成角膜瘢痕化和新生血管长入;角膜移植组有50%病例发生角膜穿孔。
结论:壳聚糖生物载体膜片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同时具有促进角膜内皮细胞体外生长的作用。壳聚糖生物载体膜片在前房内可诱发早期异物排斥反应和后期非感染性炎症反应,前者可能膜内的交联剂有关,后者可能与膜片的降解有关。控制交联剂的使用,调整膜片的脱乙酰度,可有助于提高壳聚糖膜片的前房组织相容性。
|
|
|
会议投稿录入:wmzina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眼部主要感染真菌的分离鉴定和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药物敏感度的测定 下一篇会议投稿: 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没有任何评论 |
|
|
|
|